金线莲种植材料与方法试验区概况试验地点
2020/4/1 19:56:03 点击:
金线莲种植材料与方法试验区概况试验地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的广西植物研究所园圃阔叶树林下,海拔 150 m,年平均降雨量 1 949.5 mm,年平均气温为 19.3℃,年平均无霜期 309 d,植被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金线莲栽培。材料野生金线莲采自广西桂林市永福县龙江乡,经广西植物研究所蒋水元研究员鉴定为花叶开唇兰(A. roburghii),组培快繁培养后,取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且株高、根系和鲜重基本一致的植株为材料。塑料控根容器购自南宁天一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由 PVC 材料压制而成的侧面凹凸相间塑料薄板,控根容器一侧凸起,顶端具有直径约 3 mm的透气小孔,控根容器大小可裁剪,其围绕成圈并用钉子固定即可用于栽培植物。方法不同栽培方式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 4种林下栽培方式(T1 ~ T4)和 2 种大棚栽培方式(T5 和 T6)。http://www.fjysy.cn/html/2438753735.html
试验大棚长 25 m,宽 12 m,气温在20~35℃,相对空气湿度在 60%~80%。 T1:控根容器围成圈 + 底盘栽培, 将塑料控根容器围绕成 50 cm 的圈并用塑料钉固定,圈高度约为20cm,圈内底部放置直径50 cm 的塑料底盘(底盘厚约 1 cm,均匀分布直径约 5 mm 的小孔),将围成圈的控根容器置于试验地,将林下腐殖土装入控根容器内并铺平,厚约 10 cm,金线莲定植于腐殖土中,每个控根容器栽培 100 株。 T2:塑料筐栽培,使用45 cm×40 cm 塑料栽培筐,垫上纱网并铺上基质,厚约 10 cm,金线莲定植于腐殖土中,每筐栽培 100 株。 T3:畦地栽培,地面起畦,畦长宽为 1.5 m×1m,畦高 10 cm,畦土整细耙平,加林下腐殖土并铺平,厚约 10 cm。 T4:畦地 + 控根容器栽培,以地面起畦,畦高10 cm,畦长宽为 1.5 m×1 m,将塑料控根容器平铺畦面,在塑料控根容器上铺上腐殖土,厚度约10 cm,金线莲种植于基质中。 漳州金线莲招商,漳州野生金线莲,
T5:大棚塑料筐栽培,使用45 cm×40 cm 塑料栽培筐,垫上纱网并铺上基质,厚约 10 cm,金线莲定植于腐殖土中,每筐栽培 100 株。 T6:大棚架床栽培,在大棚内搭建木制架床,架床长 × 宽为1.5 m×1 m,高1 m,在床面加林下腐殖土并铺平,厚约 10 cm。以上处理均进行 3 次重复,2016 年 3 月 25日移栽,金线莲栽培深度 3 cm,株距 3 cm×3 cm,采用统一的病虫害预防和水肥管理措施。测试指标与方法 2016 年 4~9 月,每隔一个月测定一次金线莲移栽成活率。2016 年 9月,从每个处理中随机挑选 30 株金线莲,分别测量株高、茎粗(茎距离地面 1 cm 处的直径)、根条数、根系长度、叶片数量。采收已栽培 6 个月的金线莲植株,从每个处理的每个重复中随机取 20株,对根上残留的基质进行清理后称重,计算出单株鲜重,置烘箱内烘干(105℃杀青10 min,65℃烘干至恒重),记录干重并计算出单株干重和折干率。折干率 = 植株干重/植株鲜重 ×100%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19],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 - 硫酸法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 Microsoft Excel2010 软件和 SPSS 20.0 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 Ducan 新复极差法检验不同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

文件下载:2020426175219.jpg (点击即可下载)
- 上一篇:金线莲油、金线莲及其制品,富含维生素E、A、B1、B2、叶酸 2020/4/1
- 下一篇:集团成立“金草惠农致富计划”,为*金线莲·农户提供种苗并进行 2020/4/1